文/杨剑勇
根据IDC最新报告显示,2025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60亿美元,同比2024上半年增长超过一倍。IDC预计,到2029年,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美元。从厂商销售额看,浪潮、新华三、联想位居前三,占据了近50%的市场份额。

笔者看来,这背后得益于生成式AI时代,各行各业正在快速融合大模型服务,尤其DeepSeek的到来,低廉的成本及开源与卓越的性能,各界纷纷对其进行适配,让更多企业通过低成本部署AI应用,使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落地,在千行百业得到应用,带动算力需求持续成长。
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《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显示,2024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.3EFLOPS,同比增长74.1%。未来两年,中国智能算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。2025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,037.3 EFLOPS,较2024年增长43%;2026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,460.3 EFLOPS,为2024年的两倍。
旺盛的市场需求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驱动下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呈现增长态势。对于算力厂商而言,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浪潮信息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厂商,收获这一市场红利。

受益于算力需求,浪潮信息的营收暴增近一倍。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01.9亿元,同比增长90%;净利润7.98亿元,同比增长34.87%。值得关注的是,浪潮信息是一家同时具备硬件和大模型开发能力的服务器企业,市值超千亿。
浪潮信息的“源”系列基础大模型凭借优化设计的模型架构,提升智能水平的同时极大降低对算力的消耗,为企业开发应用生成式AI,提供模型高性能、算力低门槛的高效路径。前不久发布的超节点AI服务器“元脑SD200”,单机内运行多个超万亿参数大模型。
在算法层面,浪潮信息打通多元多模的协同路径,以平台化、全栈化的全局优化理念,通过工具赋能进一步提高大模型应用开发效率。同时,面向企业大模型应用开发推出了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元脑企智,提供了数据准备、模型训练、知识检索、应用框架等系列工具,助力企业轻松跨越AI应用开发与部署门槛。
在算力层面,推动AI计算融入各类计算平台之中,以“元脑”为计算品牌全面推动人工智能+发展。为了满足客户落地大模型对推理算力的需求,推出了元脑R1推理服务器,单机即可部署“满血版”DeepSeek-671B模型。
还推出元脑CPU推理服务器,让用户低门槛体验最新算法,可快速部署并高效运行DeepSeek-R1 32B、QwQ-32B等新一代推理模型。与此同时,发布了元脑企智DeepSeek一体机,以软硬协同、开箱即用的方式,赋能客户和伙伴快速部署大模型。
大模型和生成式AI掀起的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发展,浪潮信息可以说斩获颇丰,在于不断突破与提升在硬件、算力、算法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,不断发展以算力和大模型为核心的智算技术体系。
遗憾的是,相比营收的快速增长,浪潮信息利润增速显然不匹配,显示出规模扩张牺牲利润换市场。
针对主营收入高速增长,毛利率下降明显的局面,就有投资者在早前的业绩说明会上提出疑问,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仅3.45%,甚至低于工业富联24年云计算业务毛利率4.99%,这是长期趋势,还是短期原因?
浪潮信息对此回复,毛利率主要受客户结构、产品结构、原材料供应、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。“受市场因素影响,毛利率呈现一定波动性属于常态。”浪潮信息董事长彭震表示。
整体来说,工业富联与浪潮信息作为国内两家典型的算力服务厂商,成功抓住了算力高速增长窗口期。只是,从财报来看,工业富联相对稳健一些,浪潮信息扩张则比较激进,尽管收获了算力市场,但让毛利承压。
最后,AI大模型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技术,推动人工智能市场开启一轮新增长周期。IDC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,159亿美元,并有望在2029年增至1.26万亿美元。
这种全球性的资本开支扩张趋势,折射出AI大模型服务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。尤其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、阿里巴巴等这些云巨头们拥有充裕的现金以及庞大的自由现金流,在未来几年内仍然会持续投入巨资用于数据中心,以此提升在人工智能市场的竞争力,对算力需求随之大幅提升。对算力厂商而言,有望受益算力需求增长继而对业绩带来积极影响。
杨剑勇,福布斯中国撰稿人,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。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、AI大模型、物联网、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。